(一)
家人们!谁懂啊!!!
最近我后台快被私信炸了,清一色都在问:“老席留学可靠吗?是不是智商税?你快说说!”
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问题我直接地铁老人看手机.jpg——老席?哪个老席?说相声的还是搞留学的?(开个小玩笑哈)
但问的人真不是一般多,多到我怀疑他们是不是偷偷给我投了流量包。行,既然你们诚心诚意地发问了,我今天就大发慈悲地……好好唠一唠这事儿。
(二)
先说我为啥有发言权吧。
毕竟,鄙人,区区不才,在教育圈摸爬滚打也小十年了,见过的机构啊工作室啊,没有一百也有八十。有的吧,门面搞得跟五星级酒店似的,一开口全是“高端定制”、“顶级名校”,结果最后给你申了个“世界名校分校之分校”,真的栓Q。
所以当第一个朋友跟我推荐老席时,我内心OS:又来?这剧本我熟。
但架不住我这该死的好奇心啊!(还有我那位朋友都快把我耳朵念出茧子了)于是我决定,深入“敌”营,去探他一探!
(三)
我直接一个电话甩过去,接电话的是个声音挺温和的小姐姐,没一上来就疯狂推销,反而问了我一堆问题:“孩子现在读几年级呀?大概什么成绩?对什么方向感兴趣呀?未来是想留当地还是回来呀?”
诶?这开场白,有点东西。
一般别的地儿,前三个问题之内必报价格套餐,但老席这位顾问,愣是跟我聊了半小时孩子的情况,最后才说:“其实新加坡这几所公立学校,真的很适合成绩中上但不是顶尖学霸的孩子,压力没那么夸张,离得又近,性价比之王好吧。”
她说完这句,我啪一下就站起来了,很快啊!(马老师附体)
因为我突然就懂了,为啥我那朋友对他家评价那么高。
老席留学可靠吗?这事儿吧,根本不是一个“是”或“不是”能回答的。它的“可靠”,藏在后面那一整套逻辑里。
(四)
他们不像个销售公司,像个“留学界的私人教练”。
啥意思?
就是你去了健身房,销售只会催你买课买卡,但好教练会先给你做体测,分析你的脂肪率、肌肉量,再问你想要人鱼线还是蜜桃臀,最后给你制定一个“蹦一蹦能够得着”的训练计划。
老席就是这种路数。
1.选校定位:帮你把“白日梦”变成“够得着的梦”
很多孩子一上来就是“老师,我要申NUS(新加坡国立大学)!申NTU(南洋理工大学)!”
热情可嘉,但咱得实事求是是不是?
老席的顾问不会打击你,但会帮你把地图摊开:“NUS/NTU是珠穆朗玛峰,牛逼是真牛逼,难爬也是真难爬。但咱新加坡不是只有珠峰啊,还有SMU(新加坡管理大学)这座‘特长生之王’,商科绝了;还有SUTD这种‘科技界新贵’,设计理念超前沿……咱们根据你的成绩单、活动经历,看看哪座山最适合你爬,爬上去风景最好。”
他们真的会拿着放大镜研究你的每一个成绩、每一段经历,然后告诉你:“你看,你这个背景,冲一下这个专业,希望很大!但我们得把你这个实习再深化一下,那个项目再突出一下。”
这是一种“基于现实的鼓舞”,而不是给你画一张吃不到的大饼。这种感觉,就俩字:踏实。
2.文书指导:不是“代写”,是“榨汁机”
文书这东西,真是留学申请里的玄学。你自己觉得自己平平无奇,但在高手眼里,你浑身是宝,只是你自己不知道!
老席的文书老师,我感觉像是个“榨汁机”。
他们的任务就是把你这个“水果”扔进去,哐叽哐叽,榨出你最原汁原味、最精华的那一部分。
他们不会用那种模板化的“在我小时候…”、“我通过这次活动学到了…”(招生官看到这种开头估计直接PTSD了)。
他们会跟你刨根问底地聊:
“你当时做那个项目,为啥会想到用这个方法?”
“过程中跟队友吵架了?吵了点啥?最后怎么解决的?”
“你说你失败了,那失败后你蹲路边干啥了?就想明白了?”
他们是在帮你挖掘故事,帮你找到那个独一无二、能让你从万千申请者中“跳”出来的闪光点。然后,用你的口吻,把它写出来。
最后你看到文书的感觉是:“哇塞,这确实是我干的事,但经这么一写,我怎么觉得自己这么牛逼呢?!”(不是
3.流程全透明:你永远知道进行到哪一步了
这是我个人最看重的一点!我巨讨厌那种交完钱就感觉自己是“甩手掌柜”,问点啥进度都石沉大海的感觉。
老席这方面做得挺绝,他们有个系统,账号密码给你,申请到哪一步了,学校有没有发来邮件,需要你补充什么材料,上面一清二楚。
顾问也会定时在微信上跟你同步进度,绝对不会让你陷入“我是谁我在哪我的申请怎么样了”的迷茫状态。
对你来说,整个申请过程就像看一场“直播”,而不是等一个“盲盒”。这种掌控感和安全感,对申请季焦虑的学生和家长来说,简直是救命稻草。
(五)
当然了,老席也不是完美的神。比如他们的顾问真的很忙,有时候回复不一定能秒回(但最终肯定会回)。而且他们主打精细化服务,所以价格肯定不是市面上最便宜的那一档。
但咱就是说,留学这事儿,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学费都要花出去了,真正决定你能去哪所学校、值不值得这几十万投资的,不就是申请这临门一脚吗?
在这一脚上,找一个靠谱的“教练”,帮你分析战术、调整姿势、鼓舞士气,让你踢得又准又稳,而不是自己蒙一脚或者找个二把刀瞎指挥,这价值,远超过那点服务费了。
(六)
最后,说回开头那个问题:“老席留学可靠吗?”
我个人觉得啊,一个留学团队靠不靠谱,不看它楼有多高,广告打得多响,甚至不看它有多少个“成功案例”。案例再牛,那是别人的故事。
它的可靠,体现在细节里:
是顾问愿意花半小时听你唠嗑而不是急着卖课;
是文书老师把你那个不起眼的小经历点石成金;
是你随时能知道申请进度心里不慌;
是他们把你的事,真的当成了自己的事在操心。
所以,如果你非要我一个答案,那我可能会说:在老席留学,你大概率不会遇到那种“交钱前是上帝,交钱后是路人”的经典剧情。他们更倾向于和你组成一个“留学联盟”,目标是帮你把offer搞到手。
至于最终选不选,我的建议是:别光听我说,也别光听网上的人吹或黑。你自己去约个咨询,真刀真枪地聊一次,感受一下对方的专业度和诚意。
就像买鞋,合不合脚,只有你自己知道。你觉得聊得来、信得过、感觉对了,那才是真正的“可靠”。
大家说,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