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为什么不建议去新加坡留学

宝子们,最近老席刷到好多留学咨询,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——总有人问”为什么不建议去新加坡留学”。其实啊,新加坡留学就像开盲盒,有人拆出惊喜,也有人觉得落差。今天老席就站在中立角度,聊聊那些可能让你不适应的真实体验,帮你判断自己到底适不适合~

为什么不建议去新加坡留学插图

一、学术压力拉满:适合”卷王”,但玻璃心慎入

💥课程难度高,容错率超低

说实话,新加坡的学习节奏真的快到让人喘不过气!公立大学如NUS、NTU,课程强度对标欧美顶尖高校,一门课每周3小时lectures+2小时tutorials,课后还有小组作业、quiz、presentation轮番轰炸。老席接触过一个读工程的学生,开学第一周就被全英文教材和复杂公式吓到失眠,期末考前图书馆更是24小时灯火通明,大家都在拼了命地复习。

而且这里的评分标准超严格,教授很少给”水课”,60分算及格,75分以上才能拿A。不像有些国家的大学,教授会适当放宽分数,新加坡的老师可太”铁面无私”了,哪怕你只差1分,也别想拿到更高的等级。如果你习惯了国内”考前划重点”的模式,来了这儿可能会不适应,每一堂课、每一次作业都得认真对待,不然期末真的容易挂科。

💥小组作业”修罗场”,队友全靠运气

小组合作是新加坡大学的”必修课”,但遇到靠谱队友全凭运气!老席听说过太多血泪故事:有人分到的小组里,本地同学用超快的语速讨论,根本插不上话;还有人遇到”划水党”,自己一个人熬夜肝完整个项目。尤其是语言不够流利的宝子,在小组讨论中很容易被边缘化,那种有劲使不出的感觉,真的会让人焦虑到崩溃。

适合人群:如果你是天生的”卷王”,享受高强度学习,抗压能力强,那新加坡的学术环境能让你飞速成长;但如果你更喜欢宽松的学习氛围,希望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发展兴趣,那可能要慎重考虑啦~

二、生活成本高:月薪3万也得精打细算

🏠住宿贵如”割肉”,抢宿舍比抢春运票还难

新加坡寸土寸金,住宿费用真的让人肉疼!公立大学宿舍虽然便宜(每月500-1000新币),但名额超级紧张,新生还好,大二大三想住校内比登天还难。校外租房更是贵得离谱,普通组屋单间每月800-1500新币,公寓单间直接破2000新币,相当于每月房租就要花掉1万人民币左右。老席认识一个在SMU读商科的学生,为了省钱,每天坐1小时地铁去郊区租房,来回通勤时间就花掉2小时,真的很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。

🍚吃饭开销大,想省钱就得变身”中华小当家”

学校食堂一顿饭至少5新币(约25元人民币),稍微吃点好的就得10新币以上,一个月下来伙食费轻松破1000新币。要是偶尔和朋友去外面的餐厅搓一顿,人均50新币起步,分分钟吃掉半张毛爷爷。想省钱?那就只能自己做饭啦,但新加坡的菜价也不便宜,一颗白菜5新币,一盒鸡蛋8新币,每次去超市都得精打细算,不然钱包分分钟见底。

🚗交通、购物样样贵,花钱如流水

地铁公交还算便宜,每月150新币左右就能搞定,但要是打车,随便短途一下就是20新币起步。购物就更别说了,衣服、化妆品、电子产品,基本都比国内贵,就连奶茶都要6新币一杯,妥妥的”奢侈品”。老席有个学生刚到新加坡时不懂,随便逛了逛商场,结果半个月就花掉了2万人民币,吓得赶紧开启”吃土模式”。

适合人群:如果家庭经济条件殷实,能轻松承担每年20-30万的开销,那生活质量还是有保障的;但如果预算有限,每天都要为钱发愁,真的会影响留学体验~

三、文化差异:表面”亲切”,实则有距离感

😶双语环境不”友好”,中文优势用不上

虽然新加坡有70%的华人,但这里的官方语言是英语,日常生活中大家也更习惯用英语交流。很多本地华人说着一口”Singlish”(新加坡式英语),夹杂着福建话、马来语词汇,比如”lah””mah””hor”,刚开始根本听不懂。老席见过一个学生,以为自己中文好就能轻松融入,结果上课听不懂老师的英语口音,下课和同学交流也磕磕绊绊,整整花了半年才适应。

🧑🤝🧑社交圈子有壁垒,很难真正融入

本地学生大多有自己的小团体,尤其是中学就来新加坡的”ABC”(American-Born Chinese),他们更倾向于和同族裔的人玩,对国际学生多少有点疏离感。而印度裔、马来裔同学,由于文化差异,也很难深入交流。很多留学生最后只能和中国同学扎堆,形成一个”小圈子”,虽然相处舒服,但也失去了体验多元文化的机会。

🚫规则森严,处处受”约束”

新加坡是有名的”法治国家”,小到不能在地铁吃东西、不能随便吐痰,大到不能拖欠房租、不能考试作弊,处处都有严格的规定。对于习惯了自由散漫的宝子来说,可能会觉得处处受限制,连晾衣服、煮火锅都有可能被邻居投诉,真的很考验人的耐心和自律性。

适合人群:如果你性格外向,愿意主动突破舒适圈,努力适应新环境,那文化差异反而是你成长的机会;但如果你依赖性强,更喜欢熟悉的环境和人际关系,可能会觉得孤独又压抑~

四、就业前景:留下难,回国优势不明显

🇸🇬想留本地?PR申请堪比”抽奖”

新加坡政府近年收紧移民政策,留学生毕业后想拿到EP工作签证越来越难,需要月薪达到5000新币以上,而且还要看行业和公司配额。就算顺利工作,想申请PR(永久居民)也得等3-5年,期间还要面临裁员、政策变动等风险。老席认识的很多学生,在新加坡辛辛苦苦干了几年,最后还是因为拿不到PR选择回国,之前的努力感觉有点”白费”。

🇨🇳回国就业?优势不如英美澳加

在国内雇主眼中,新加坡公立大学(NUS、NTU)的认可度还算不错,但私立大学的含金量就比较一般了。而且近年来新加坡留学的热度上升,竞争也越来越激烈,除非你是顶尖专业的尖子生,否则很难在就业市场脱颖而出。相比之下,英美澳加等国家的留学生数量更多,雇主对其教育体系更熟悉,反而更容易获得机会。

适合人群:如果你目标明确,就是想本科毕业后直接回国就业,且职业规划对学校排名要求不高,那新加坡留学可能是个性价比之选;但如果你想留在海外发展,或者希望靠留学大幅提升就业竞争力,可能需要重新考量~

五、老席说句心里话:没有最好,只有最适合

宝子们,看到这里,是不是对”为什么不建议去新加坡留学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?其实啊,留学没有绝对的好坏,只有适合不适合。新加坡的优势也很明显:安全的环境、优质的教育、便捷的地理位置…但这些”劝退”理由,也确实是很多留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挑战。

如果你正在纠结,不妨上新加坡留学在线www.liuxueonline.com.cn做个专业的留学评估,看看自己的性格、学术目标、经济条件是否匹配。记住,留学是一场投资,最重要的是找到那条能让你发光的路~

最后老席想问:如果这些挑战摆在你面前,你是愿意迎难而上,还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留学地呢?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